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国庆假期中,演出市场表现出强劲势头。大麦平台最新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全国总演出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8%,其中演唱会场次和观演人次较去年同期均翻倍;剧场整体演出场次也有所上涨,较去年同期增加30%,拉动观演人次同比提升35%。
这些数据,无不反映出观众对线下文化活动的强烈需求。
内容创新,形式新颖
除了演唱会市场外,剧场演出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剧场整体演出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30%,拉动观演人次同比提升35%。不少剧场和演艺空间推出了沉浸式戏剧的新型演绎方式,火爆到一票难求,沉浸式戏剧打破传统观演模式,将戏剧与剧本杀元素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演出空间里打造不同的主题陈设。
演出井喷,事故频频
然而在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一些切实存在的问题也被放大,其中“安全”这一点尤其重要。仅在今年,国内外就有各种各样的演出意外事故频繁发生。
9月著名歌手刘德华在演唱会期间几次发生意外事故,令歌迷们甚为担心!
7月刚果著名福音歌手麦克卡兰巴伊在首都金沙萨的烈士体育场举行演唱会,却发生推挤踩踏事故,造成至少9人死亡,多人重伤。
4月巴西东北部帕拉伊巴州在举行一场演出时,场地发生坍塌事故,导致44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
4月歌手陶喆在舞台上演唱时,不小心被地毯绊倒,当场跌坐在台上。

桩桩件件,从演出人员摔倒,到现场踩踏事故,再到演出场地坍塌等多类型的演出事故的频繁发生,这无疑不是在提醒我们:不论是主办方还是明星本人,都应提高对演出的安全意识,一定要注意安全!当然,做好应急预案,为演出人员配置完备的保险,这是主办方在举办演出时一定要做到的事。
【演出保】作为专业的演出保险服务商,深耕演出行业多年,专为演出服务,其险种包括但不限于:
01【演出保|演出人员险】
保障对象为演出活动中的所有相关演出人员,可保演出人员在工作地点、或从事跟工作相关的活动中发生的猝死;意外医疗费用;意外身故;意外伤残等。
某演出进行时,两名舞蹈员被意外从高处掉落的大屏幕击中倒地
02【演出保|明星艺人险】
保障对象为演出活动中的明星艺人,考虑到明星艺人的职业特殊性,会有一些特殊需求,演出保还可以为艺人量身订制专属保险方案,如钢琴家的手部保险,舞蹈家的腿部保险等。
03【演出保|演出器材险】
保障对象为演出所需要的各类器材设备,可赔付因自然灾害或意外导致的损伤或损失,使用过程中人为疏忽造成的损坏,器材失窃等情况。
04【演出保|公众责任险】
保障演出场地上第三方人员的意外事故,保障演出场地上的非项目方的财产损失,因演出现场事故引起的相关法律诉讼费用等。
某演出进行过程中,观众拥挤致踩踏受伤。
05【演出保|演出活动取消险】
指筹备各类活动的主办方对于活动因为偶然事件发生而取消可能造成的损失所购买的保险,可保因意外、自然灾害、歌手突发疾病导致的活动取消的全部损失,
当然,举办一场演唱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除了完善的保险配置,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安全措施。
01场地评估与规划
在选择场地之前,进行全面的场地评估,确保其符合演唱会需求和安全标准。
02舞台搭建安全
由专业搭建团队负责搭建舞台,确保结构牢固、稳定;确保舞台设备和搭建材料符合安全标准,经常检查设备的状态。
03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
明确标识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并保持畅通无阻;在演出现场设置足够的紧急出口标识,并定期进行检查。
04医疗服务
配备专业的医疗急救团队,提供急救服务。
05安保措施
配备专业的安保团队,确保观众和演出人员的安全。
06观众教育
提供观众安全须知,包括演出期间的行为规范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利用广播和屏幕提示,及时向观众传递重要信息。

只有各方努力行动起来,自觉主动地维护产业生态,不断完善规范市场,不仅仅满足于“票卖光、人坐满”的那份热闹,才能让演出市场长久兴旺下去。
【演出保】专为各类演出活动服务,针对各类演出提供专属解决方案,旨在有力解决主办方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演出活动保驾护航。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